原标题:与大咖啡对话陈祥生院士:轨道交通发展要效率最大化
来源:重庆发布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会更加顺畅。未来的轨道交通会是什么样子?轨道交通会饱和吗?
在重庆举行的第三届景观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期间,论坛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工程与交通学院院长、国内著名地下工程与地铁专家陈祥生做客重庆出版对话咖啡,解读轨道交通未来发展。
重庆发布:重庆现在正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效果如何?
陈祥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应该采用更适合、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轨道交通。轨道交通除了解决人们出行的问题,更多的是为了重建城市空,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人们少花时间出行,多花时间休闲、学习购物、陪伴亲人。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貌和不同的产业,因此在轨道交通的按需规划和设计中应该考虑这些。最简单的问题是:这个城市需要什么?
根据居民需求和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到达本站和本线,如何布局,如何尽可能使地下空房间走向极致,减少对地面的占用。
此外,要把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和枢纽放在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和行业最需要的地方。在枢纽或换乘站,我们建设城市综合体,其中890%的所有居民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食物、住所、交通、工作、医疗、上学、养老、休闲、购物一应俱全。通过轨道交通布局规划,特别是枢纽换乘站改造,城市空房间建设更加密集,腾出更多空空地作为体育场馆进行绿化。
陈湘生做客重庆发布对话大咖栏目 罗嘉 摄
重庆发布:轨道交通车站或枢纽建设有什么特点?如何增强韧性?
陈祥生:城市交通除了轨道交通,还有其他交通联系。还有,我强调一下,我们一直讲交通,别忘了我们两条腿也是交通,所以不管我们的公交站还是地铁站,都是乘客出站到目的地的距离,这是重庆人最喜欢的距离,也是需要考虑的。
比如深圳,认为300米到500米比较好,重庆人是200米上山下山还是300米下山比较好。弹性轨道交通的体现之一就是必须适合城市居民的习惯和需求。
陈湘生 罗嘉 摄
重庆发布:轨道交通正在地下发展,地下商业体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安全操作?
陈翔升:地下空有三个问题需要担心和考虑。第一是照明,第二是空气,第三是安全。但是现代施工技术可以说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全球感知和云计算的发展,可以提前感知到地下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所以现在的地下空房间比原来的更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计和建造时,要考虑整个生命周期运行和维护期间的安全逃生,以及通风和防火。把这些考虑好的条件、软件、控制平台转移到运维,这样就不会有问题了。